隨著“節能減排”風暴席卷而至,2015年12月31日,宜昌弘洋新材料有限公司(簡稱“弘洋新材料”)1600T/D水泥熟料生產線正式宣告關停,日夜奮戰的百余工人回望曾經付出艱辛勞動的生產線,默默轉身離去。
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會議指出緊抓節能減排,弘洋新材料1600T/D水泥熟料生產線被列入關停淘汰名錄,為積極貫徹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會議精神,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主動關停水泥熟料生產線,保留兩臺水泥磨,從生產一線及后勤部門共裁員125人。
為合理有效推動此決策,公司制定了詳細裁員方案:
一、多渠道安置與裁員相結合
在弘洋集團公司的支持下,根據專業需求分別向各成員企業分流人員4人,后勤員工及中層干部主動減員22人,為防止因裁員出現家庭動蕩,凡夫妻雙方均在職者,至少保留1人。
二、被裁員工利益最大化
為不損害被裁員工利益,公司嚴格按照《勞動合同法》規定,采取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平均工資,以此類推,共支付補償費220萬元。同時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相關勞動法規,積極為全部符合條件的離職員工申報辦理失業保險手續;對少數早期延遲1年以上辦理社保的員工,均通過集體協商進行補償;對部分因延遲辦理失業保險影響失業保險金的員工,公司均按現行政策858元/月補償兩個月失業保險金。
三、離職體檢不含糊
為規避員工離職后因職業病產生糾紛風險,公司嚴格按照《職業病防治法》相關規定組織45名涉粉塵員工前往夷陵區疾控中心進行職業病體檢,對4名有疑問者進行復查,查清無一例職業病情況。
此次大規模裁員,無上訪鬧事及財勞資糾紛,公司維持正常運轉,對民營企業而言超乎想象,正因為高度重視并成立專班,才得以短時間內實現約120名員工成功分流安置。
弘洋新材料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得到了區政府、區就業局等部門及社會的高度認可。
據悉,弘洋新材料1600T/D水泥熟料生產線于2006年建成投產,運行10年累計向國家繳稅1.1億元,年均安置就業140人。